2002年,国家文物局印发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对外文化交流的扩大,文物出国展览呈现出日益繁荣的局面。但是也由此加大了文物遭受损害的可能性,对文物的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对此,国家文物局根据地方文物部门和有关方面专家的意见,确定了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重要文物共64件。

  随着名录的出现,中国由政府承认的“国宝”正式晋升。64件国宝,种类各异,有丝织品、书画、珍宝,当然也有青铜器,而且还有不少。64件中,有20件是各具特色的青铜器。这些宝物,不光是全国文物收藏的最出色的珍宝,更是几千年前古代社会最高超的智慧结晶。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者,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国宝”。

  虽说排名不分先后,但今天笔者第一个介绍的后母戊鼎绝对算是一件重器。

  这应该是普及度最高的一件青铜器了,它长期出现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历史、美术课本中。什么?你没有听说过,那你一定听说过它以前的名字:司母戊鼎。虽然青铜器中国宝众多,但不得不承认,后母戊鼎的名气和分量确实超过其他的宝物。

  这里会有一个问题,司母戊鼎为什么要改名呢?不管是司母戊,还是后母戊,都是根据这件大鼎上的铭文来命名的,说到底还是对铭文的解读不同。这是一件商末的青铜器,所以在铸造工艺上不如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器物那么精致。也是这个原因,后母戊鼎只有三个字的铭文。

  

  后母戊鼎铭文

  最初解读铭文的是大名鼎鼎的郭沫若先生,他认为这三个字是“司母戊”,司即祠,就是“祭祀母亲戊”。于是名字就这么定下来了,但一直颇有争议,有多位学者认为应该是“后母戊”,因为古文中“司”和“后”是同一个字,但“后母戊”要更好。“后”是指“伟大、了不起、受人尊敬",和“皇天后土”的“后”同义。改为“后母戊鼎”,意思是:将此鼎献给敬爱的母亲戊。表达了这位国君的一片孝心。

  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来说说后母戊鼎能成为“第一国宝”的道理。它是一件商代晚期的青铜器,所以纹饰也谈不上有多精美,只有比较原始的龙纹和饕餮纹。但后母戊鼎的最大特点在于:重。没错,它是迄今为止所有出土的鼎中最大最重的: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壁厚6厘米,大得可以做喂马槽,所以也有人称他“马槽鼎”。

  

  最重也能算国宝?那古人要是铸个青铜秤砣,是不是也能算国宝?确实只有重量说明不了什么,可是如果考虑到这是一件商代的青铜器,那就不得了。不像青铜的冶炼、开采技术已经很先进的周,当时的铸造还处在经验摸索的阶段。青铜器铸造还很不成熟,对各种成分的比例控制不到位,总之,铸造失败率很高。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能铸造出如此规模的大鼎,在当时的难度绝不亚于修建鸟巢体育馆。首先要分别铸出部件,然后再合铸成为一个整体,工艺十分复杂。铸造时需要二三百个工匠同时操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母戊鼎能获得如此殊荣。

  

  后母戊鼎

  和大克鼎以及其他很多国宝一样,后母戊鼎也曾历经磨难。大鼎在1939年出土,当时正处在抗日战争最危机的时刻,而大鼎所在的河南安阳早已被日本侵略者占领。身处乱世,自然逃不过日本人的搜捕。保护大鼎的是一位叫吴培文的先生,他虽然也曾动心想要出手大鼎,但是心知事关重大,便决定要好好保存大鼎。吴培文为了躲避日本人,把大鼎藏在马棚下,还用假的赝品骗日本人,甚至为了大鼎远走他乡。不论过程有多艰险,后母戊鼎最终安全保存到抗战胜利。吴培文决定把大鼎上交给国家。国民政府将后母戊鼎在南京首次展出,据说蒋介石曾亲临参观,轰动整个南京城。1949年,国民党撤往台湾时,本想将后母戊鼎一同带去,但因为实在太过沉重,大鼎最终被落在南京机场。新中国成立,后母戊鼎藏入北京的国家博物馆,成为“镇国之宝”。

  微信ID:18721706195    QQ:1731927495

  媒体推送最新古玩资讯免费鉴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