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小文广而告之了一个重要的大好事,那就是咱们的新年文化艺术月正式拉开帷幕了。这其中就包括了咱们正看得热火朝天的成都博物馆“丝路.敦煌展”
展览中敦煌壁画以及文物的保护也引起了观众们的好奇。昨日,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所长、研究馆员苏伯民在成博学术报告厅为观众解密敦煌壁画保护之谜,让观众们大呼过瘾。在敦煌“御医”苏伯民的眼中,敦煌壁画不仅会得“疱疹”,也会得“癌症”。
壁画起“疱疹” 得立即采取保护措施
“敦煌保存了4世纪到14世纪735个洞窟,一共有45000平方米的壁画,有24座文物建筑,2200多身彩塑。这里是全世界保存壁画的面积最多的一个博物馆。”讲座一开场,苏伯民就自豪地向台下的观众介绍起了敦煌的辉煌。在辉煌的背后,敦煌文物的保护也成了文物工作者工作的重中之重。苏伯民一边指着大屏幕上的图片,一边介绍:“这敦煌壁画起翘,颜料起翘就脱落了,情况岌岌可危;还有一个是起甲,呈鳞片状,其中有一类像人身体上面出疹子一样,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疱疹’,我们称之为疱状起甲;另外一类是比较难预防的病害,就是颜料层的颗粒因胶结物逐步老化失去胶结力而逐步脱落或者凋落,久而久之使得壁画变得模糊不清的现象,我们称之为粉化现象。”他说,这些情况,如不采取措施,就会产生壁画的画面层完全脱落或者掉落的现象,一旦脱落或者掉落,就无法找回和修复回去,这是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一旦发现壁画存在以上三类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要及时采取监测、修复等措施。
酥碱病害 相当于壁画的癌症
犹如一位经验老到的御医,苏伯民对壁画各种伤病了如指掌。在苏伯民的眼中,壁画不仅会得“疱疹”,还会得“癌症”。他饶有兴致地介绍说,在敦煌壁画中比较普遍的有一种被称之为活动性病态的酥碱。如果环境保护、环境控制做得不太好的话,酥碱始终都在活动,对壁画会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在过去,把这种酥碱病害称之为壁画当中的癌症,这个很难治理,因为里面有大量的盐分,盐分会随着环境湿度的高低发生一些变化,我们环境的湿度又很难控制,所以它始终作用于地仗层,对地仗层造成危害。”他很严肃地提出,如果壁画开裂的话,就会产生地仗层泥层整体离开支撑层,这被称之为空鼓。如果空鼓不治理的话,就会产生整体大面积脱落,对壁画造成毁灭性灾害。“大家去敦煌莫高窟参观会发现有些地方已经不在了,这些就是由于空鼓病害所造成的。另外前面讲过粉化,粉化会造成褪色现象。”
在敦煌壁画当中,包括从新疆开始,丝绸之路沿线的很多石窟,人们看到壁画人物的面部、人物的服饰都出现了棕黑色的现象,其实原来并不是这个颜色而是红色,这是什么原因呢?苏伯民解密道,中国古代有一种红色颜料叫铅丹,铅丹容易随着湿度变化,在高湿度下如果有一定的光照产生氧化作用,会变成黑色。故而用铅丹绘制的人物面部、肌肤这些部位就产生这种现象。在现在绘画颜料中,铅丹已经用得很少了,而在过去,尤其是丝绸之路沿线的壁画,铅颜料作为最主要的红色颜料在使用。所以,今天看到很多面部几乎已经变成了棕色。
便携式高科技仪器为壁画做体检
苏伯民透露,目前通过国家科技的支持和多年吸收国内外的经验,一套便携式仪器正在运用到敦煌壁画的保护中。这套仪器包括便携式显微镜、光谱仪、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X断层扫描等。“将这些技术综合应用就可以为壁画保护提供全方位、全面的解读信息。”苏伯民举例道,光谱仪器在文物保护界用得越来越多,因为它对于鉴别褪色有机质非常有帮助。敦煌有很多洞窟空间非常大,几百平方米,一个洞窟壁画可以达到十来米高,七八米宽。有时候不搭脚手架很难接触到壁画进行分析。所以,专家就在高光谱仪器上加上了远程天文望远镜,把壁画图像近距离地采集到光谱仪前面进行分析。
有意思的是,敦煌壁画保护中,还用到了X探伤仪器。这与人们骨骼骨折了到医院去做投射一个道理。X射线探伤可以对敦煌壁画内部结构或者内部损伤进行一些探查,这是近年来要做的一些工作。通过这个仪器,专家们发现了敦煌彩塑中间的骨架上缠了很多草绳,由此解读出彩塑的制作工艺。
“任何一次干预和修复都会对文物价值有所损伤。所以实际上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我们在某一种状态下能够保持文物的原状,这是我们保护追求的最高的目标。”苏伯民说,“文物保护和修复,跟我们人治病很多道理是一样的,我们最好不要采用动手术,保守治疗,这是大家知道的常识,最好不要动手术,动手术对身体有害处,但是不得已。”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