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记者/杨逸 通讯员/白雪莹)11月11日,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由政协广州市委员会办公厅和广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主办、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承办的“孙中山的建设理念与广州实践”大型展览在广州大元帅府开幕。展览共设五个单元,分别是“革命基地”“建设宏图”“市政肇建”“羊城新颜”和“附录”,着重介绍了孙中山《实业计划》中打造广州成为中国南方大港的伟大构想,以及在孙中山建设思想的指导下,民国广州历任市长开展广州市政建设的概况及其成就。

  此次展览中,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共展出120余件馆藏珍贵文物,包括胡汉民手书“海珠桥”横幅和李仙根致古应芬函(1925年2月10日)两件(套)国家一级文物、孙中山的系列著作和演说集、晚清民国广州旅游指南、民国教科书、民国广东省及广州市地图、民国广州市政府各部门的系列文件、民国广州老照片、民国广州各类学校的毕业证书等。此外,孙科长女孙穗瑛女士慷慨提供了孙科的4本民国时期著作和3幅书法作品,供此次展览使用。

  1921年,广州市政厅(后改称市政府)的成立,孙中山长子孙科出任广州首任市长,大刀阔斧进行市政建设。与此同时,孙中山发表著名的《实业计划》,提出将广州打造成中国的南方大港和花园都市,这幅完整而细致的蓝图成为市政建设指导性的纲领。

  在新的城市管理体系下,当时的广州市政府下属公安、财政、教育、工务、卫生和公用等部门,分别行使职能,开展了一系列建设,大大地改变了城市面貌,其中包括拆除城墙以兴修道路、桥梁;改善排水系统、公共卫生、社会治安;兴建公园、运动场、平民宫、自来水厂、发电厂;开办学校、医院、图书馆、博物馆、自动电话所;举办商品交易会、展览会、运动会;开展黄埔港口建设等。考虑到城市未来的发展,广州市政府有意识地进行整体规划,并逐步拟定了行政区、教育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和田园区等城市功能分区,广州的行政区域也随之不断扩大。经历二十年的改造,广州从传统转向现代,在曲折中不断前行。

  民国时期的广州市政建设,为解放后广州的进一步大规模建设奠定了基础,其中,海珠桥、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堂、市府合署大楼等大型建筑和桥梁更是成为今天广州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

  此次展览中,主办方力图采取更加灵活和接地气的办法,提高展览效果和观众的满意度。专题陈列厅序厅采用“3D全息投影技术”,播放宣传短片;利用微信摇一摇,提供优美的语音讲解。配合展览,大元帅府还制作了“孙中山在广州革命活动史迹”中英文对照小册子、教学纸、中英文对照的展览场刊和“帅府日记”笔记本等。